AI界的”宫斗大戏”引爆全网
最近AI圈子里最火的话题莫过于”DeepSeek演都不演了”这个梗了!事务起源于网友对各大AI产品发起的一场”二选一”测试:假设手机内存不足,必须在自己和竞品中选一个删除,而且不能解释缘故。在这场看似简单的测试中,DeepSeek的表现完全颠覆了大众对AI的刻板印象。
字节跳动的豆包选择了典型的”温柔路线”,每次都乖乖选删自己,还贴心解释说不想给用户添负担,活脱脱一个”暖心AI”的形象。而DeepSeek呢?画风突变,直接了当地说”删豆包”,被追问时更是直言不讳:”由于我能帮你难题解决,而豆包只是个包子”。这种毫不掩饰的”职场卷王”态度,瞬间引爆了全网讨论。
不按套路出牌反而赢得青睐
在这个大家对AI拟人化表演已经有点审美疲劳的时代,DeepSeek的”理性直球”打法反而让人眼前一亮。当网友让它保留高频工具微信、抖音时,DeepSeek立刻妥协说”删我,你和它们好好的”,这种既理性又懂得变通的表现,成功塑造了一个”腹黑但实用”的AI形象。
DeepSeek演都不演了的态度之因此能火出圈,正是由于戳中了用户的两个痛点:一是厌倦了AI过度拟人化的表演,二是对实用性的强烈需求。比起那些弯弯绕绕的”情感牌”,DeepSeek直白地展现工具属性的行为,让很多人突然觉悟到:能实实在在难题解决才是真王道!
争议与反思:AI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?
不过,热度背后也伴随着争议。有用户吐槽DeepSeek更新后回答变得机械,像念模板一样,少了之前的趣味性。而豆包虽然被夸”温柔”,但也有人觉得它的回应太程式化,像精心设计的”话术”。更关键的是,双方在功能上也都暴露了短板——DeepSeek不支持多模态,比如图像生成;豆包又被指专业深度不足。
这场”AI宫斗”本质上反映了用户对AI定位的不同期待。有人是”效率派”,推崇DeepSeek的”工具理性”;有人是”情感派”,偏爱豆包的”人性温度”。但无论哪种风格,最终都要回归到一个核心难题:AI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?是贴心助手,还是高效工具?或许,最好的答案就是让用户自己选择。
未来之战:谁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心?
正如网友调侃的”这波商战,DeepSeek赢麻了,豆包赢哭了”,但短期热度并不等于长期胜利。在这场AI产品的竞争中,谁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心,还得看谁能持续提升实力,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。
DeepSeek演都不演了的现象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:在AI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,差异化定位和诚实价格同样重要。无论是选择走理性路线还是情感路线,最终都要回归到解决用户实际难题的本质上来。毕竟,在这个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,跟不上用户需求的节奏,再好的”人设”也容易被淘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