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院院士增选结局出炉 149位顶尖学者入选
11月18日,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局正式公布,149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,引发广泛关注。其中,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65人,中国工程院新增84人。最令人瞩目的是,本次增选中最小年龄仅45岁,刷新了近年来的年轻化纪录。这些新晋院士不仅代表了我国科研领域的最高水平,更展现了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显著成果。
年轻化动向明显 最小院士45岁创纪录
在149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的名单中,年轻化成为一大亮点。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.4岁,最小年龄45岁,60岁下面内容的占比高达76.9%。中国工程院方面,新院士平均年龄58岁,最小年龄51岁,60岁下面内容占比75%。
这一数据表明,我国院士队伍正逐步向年轻化、活力化路线进步。特别是最小年龄45岁的院士,展现了青年科学家在关键领域的突出贡献。这些年轻院士多来自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等前沿学科,他们的当选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,更是对科研新生代的高度重视。
院士队伍结构优化 国防与新兴学科受关注
本次增选不仅关注年龄结构,还特别注重学科分布和领域覆盖。中国科学院通过特别推荐机制,新增了5位国防与民族安全领域的院士,以及3位新兴与交叉学科的顶尖学者。中国工程院则重点表彰了一批长期奋战在民族重大工程和”卡脖子”技术攻关中的专家,如空间站体系总设计师杨宏、北斗总设计师杨长风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增选还关注到扎根边疆和西部地区的科研职业者,共有12位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当选。这种均衡分布体现了民族对区域科技进步的战略布局。
外籍院士阵容强大 国际化合作再升级
除国内院士外,两院还新增了45位外籍院士,其中不乏柔性电子专家鲍哲南、微纳机器人领域专家孙钰等国际知名科学家。这些外籍院士的加入,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国际科研界的交流合作,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走向全球舞台中央。
小编归纳一下:院士增选彰显中国科技活力
149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,最小年龄45岁,这一结局不仅展现了我国科技人才梯队的蓬勃进步,更体现了民族对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。随着这些顶尖学者的加入,我国科研实力必将迎来新的飞跃,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动力。未来,我们期待更多年轻科学家脱颖而出,为中国科技事业贡献聪明与力量。